一纸书信万千情怀名人书信展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7月19日16:03:46发布。此展览来源上海鲁迅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1951年1月正式开放,是“全国爱国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书信承载着文化内涵和情感,是人们交流中较为真实的反映。名人书信,更是多侧面地记录了重大文化发展进程,更具文化和艺术价值。

“一纸书信万千情怀”名人书信展是2022年上海鲁迅纪念馆藏展,展出鲁迅、梅兰芳、陈望道、叶圣陶、巴金等二十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50多位名人撰写的70多封书信。

展览特别选取了与图书出版、左翼文艺、解放区文艺、《辞源》修订、现代版画、鲁迅研究等重大文化成就相关的一批书信,彰显一代代文化人孜孜不倦、默默奉献的精神。

展品中,鲁迅致杨晋豪的一封信,写于1936年3月11日。当时,杨晋豪任北新书局《小学生》半月刊编辑,致信鲁迅,向其约稿。鲁迅于1936年3月11日复函杨晋豪,信中对于目前的少年读物现状表示担心,并坦诚地说“我向来没有研究儿童文学”“相识的人里面,也没有留心此道的人”“曾有的一两本童话,那是为了插画,买来玩玩的”“所以真是无能为力”,婉言谢绝了杨晋豪的约稿。这封信体现了鲁迅一贯的风格:自己没有深入的了解,就不能误人子弟。但他也同时建议“不过改进需要专家,一切几乎都要得重新来一下。” 显示了鲁迅对中国儿童文学建设的关心和重视。

再有,曹聚仁致许广平的一封信,写于1937年3月31日,回复许广平关于鲁迅书信和纪念鲁迅的基金等事宜。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征集鲁迅书信,准备出版。曹聚仁将他整理粘好的23封寄奉给了许广平,另有17封他认为“很简单的信”则未寄返。曹聚仁晚年回忆与鲁迅相处时,曾有“天下滔滔,又有多少人可以共语呢?”的感慨。字里行间充溢、流淌着知己相契的欣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