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象塔的故事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5月04日11:51:17发布。此展览来源温州博物馆,温州博物馆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江心屿。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温州博物馆的工艺馆以“白象塔的故事” 为题,专门展出白象塔出土的文物。

白象塔,坐落于温州瓯海区白象镇,据现存的两块明代和民国重修宝塔的碑文记载,它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北宋咸平年间进行了第一次大修,以后历代有过几次修缮,1965年2月,从上到下的逐层拆卸中发现了众多文物,尤以二层以下居多,占全塔发现文物总数1000余件的90%。

白象塔位与全真教白云观相邻,要通过斗姆宫才进的寺内观塔。塘河两岸庙宇众多,塔之对面即有一全圣殿。白象塔始建於唐贞觀年间,宋咸平年间大修,后因塔身倾斜严重,一九六五年予以拆除,现在所见是一九九九年重修的。白象塔为六面七层楼阁式砖木塔,通高三十一米有余。塔外围层层挑出木枸腰檐、平座、栏杆。由上而下高度递减,底层一面辟门,内置木梯,可登至塔顶。白象塔出檐宽大、翼角反翘,风铎声脆,声传至远,外形挺拔优美。其葫蘆塔刹现保存于温州博物馆。

白象塔的文物一部分在浙江省博物馆,大部分留在温州博物馆,这1000多件文物,有国宝级两件,是两座立式彩塑菩萨,由于造型优美,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分别成为浙江省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二级文物更是达到数百件。白象塔堪称北宋佛教文物的聚宝盆,2010年在已经出土45年的小木塔中,发现了仅2.5毫米大的舍利子,说明至少在宋代以前这座塔的地位就很尊贵。

白象塔珍藏的精美文物,向我们讲述了东传的佛教及其中国化的故事,真实而具体地反映了北宋时代佛教在中国的状况,这些文物有庄严的佛像,有慈悲的菩萨,有沉思的罗汉和威武的天王,也有恭敬的供养人与虔诚的僧侣,还有各种珍贵的汉文佛经,构成了一个气象万千的佛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