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一)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3月10日21:05:15发布。此展览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凝聚着几代清华人的心愿,承载着清华人传承中华文化艺术使命的梦想。早在1926年,清华就创办了“考古陈列室”,1948年成立文物馆,1952年文物馆被裁撤,部分藏品外拨。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大学,历代美院人的积累与期盼使清华博物馆的梦想更近了。2003年,艺术博物馆项目启动,由瑞士著名设计师博塔担纲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设计。2012年,在三位校友的支持下,博物馆动工,2013年1月,世纪金源集团慷慨捐资2亿元支持清华大学用于博物馆建设。2016年,艺术博物馆落成并于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作为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始终试图在艺术作品中寻找永恒的情感。他们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把握自己,这也是他们不断探索艺术世界的动力。路德维希夫妇的收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艺术的整体发展轨迹和面貌,观众可以从他们的收藏中了解当时、当地人们的文化生活和感受。

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捐赠89件(套)作品,这些来自于欧美的作品均创作于上世纪60—80年代。本次展览以欧美的社会语境与作品的关系为切入点,精选作品61件(套),分为“消费文化”“建构社会”“拓展语言”“构成边界”“记叙生活”“继承传统”六个部分,尝试呈现这些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中国美术馆接受这批珍贵的捐赠已26年,先后巡展11个城市,14个展览场地。值中德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将这批作品送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让更多的师生和艺术爱好者一睹丰姿。正如吴为山馆长所言,一件艺术品不仅会产生艺术效应,同时也能加深两国友谊。中国美术馆持续“活化”这批作品,就是为了再度激发中德之间“永恒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