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东方红——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五十周年云展览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3月01日21:56:07发布。此展览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倡导践行展览是最重要的服务产品、策展能力是核心能力等理念,着力打造包含基本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的新展览体系。基本陈列包括“古代中国”“复兴之路”“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专题展览立足馆藏,“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等正在展出。遵循“不求所藏、但求所展、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临时展览逐步形成主题展览、精品文物展、历史文化展、考古发现展、科技创新展、地域文化展、经典美术展、国际交流展等展览系列。2018年,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三个重大主题展览,引起强烈反响。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东方红,太阳升……”1970年4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从太空传回的《东方红》乐曲,让每一个中国人激动、自豪。

展览分为“太空奏响东方红”“五十年砥砺前行”“精神的力量”“航天强国立新功”四个单元,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历程,充分展现“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0年来,中国空间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生动阐述在重大工程实践中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

“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第一次利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等数字技术,汇聚多媒体资源,在虚拟世界打造的线上云展,也是第一次在5G通讯技术支撑下与多平台联动直播,标志着国博加速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迎接智慧博物馆时代的来临。

云展览的展厅设计紧扣2020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主题“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造型取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形象,依展览架构设计为环形,各个单元依序排列。展览中展示了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嫦娥”系列航天珍贵物证近50件套,涵盖手稿、任务书、名单、邮票、模拟器、航天服等多种品类,其中包括国博馆藏近20件,如邓稼先领导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用的手摇计算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穿的舱内航天服、“神舟七号”搭载的丝绸版中国地图等。

云展览中嵌入8段短视频,展现了中国太空探索的多个珍贵镜头。此外还有卫星、火箭、手摇计算机等十余个展品的3D模型,供观众720度观览、互动。为配合此次云展览,国家博物馆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推出了几款H5小程序,邀观众重温“东方红一号”研制历程,在五线谱上奏响《东方红》,还可以“穿上”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

当晚的直播在9家平台20多个端口同步进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洪太共同开启了这场云展览。85岁高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成员胡其正作为嘉宾现身直播间,与广大网友分享了当年参与研究“东方红一号”的故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和国家博物馆专职讲解员赵梦阳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导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