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先秦-南北朝)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7日10:47:18发布。此展览来源成都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位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于市中心天府广场西侧建成开放,5年来已接待观众近1100万人次。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在谈到先秦时期成都历史时,一般观众对三星堆文化和金沙-十二桥文化有所了解,但对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之前人类文明发展面貌却知之甚少。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表明,成都平原最早的考古学文化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的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古城址群以新津宝墩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都江堰芒城、郫县古城、崇州双河古城、紫竹古城、大邑盐店古城、高山古城等八座史前城址为代表,是迄今我国西南地区发现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为密集的史前城址群,实证了成都平原作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心之一的历史地位。其中规模最大的新津宝墩古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9年又在原宝墩古城的外围发现了外城墙和壕沟,整个宝墩古城址面积约276万平方米,是目前长江流域仅次于良渚古城的第二大城址。
然而,虽然宝墩文化古城址群的意义重大,但普通市民对其认识不多。考虑到普通观众的认知习惯,策展团队力图将复杂艰深的考古学成果转化为直观的博物馆陈列语言。
在具体的操作中,策展团队选择了宝墩文化中规模最大、最具典型性的新津宝墩古城为展示重点,为其规划了近50平米的展陈空间,通过三个艺术品展项来进行内容解读:
一是宝墩古城沙盘,用于直观地向观众讲述宝墩古城的位置、规模、城内的聚落分布等。同时,沙盘上方还配有多媒体视频投影,向观众介绍宝墩古城的发掘发现过程和重要意义;
二是宝墩古城夯筑场景。该场景根据宝墩古城的发掘和研究成果,科学复原了宝墩古城的夯筑过程;
三是典型建筑模型。该展项对宝墩古城和郫县古城的大型房屋基址进行科学复原,并向观众说明此类大型建筑可能是原始议事厅或举行重大祭祀活动的场所,说明当时社会分层的存在。
三大艺术品展项,既以考古发掘为依据,又避免了考古材料的晦涩和枯燥,形象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了成都平原早期人类的发展面貌。而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宝墩文化出土器物以陶器、石器为主,在观赏性上并无优势,但在展品排布上策展团队特别在艺术品展项前安排了台柜,既通过场景的艺术表达弥补文物在观赏性上的劣势,也通过艺术品展项对文物功能进行了解释,增加了展览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