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7日10:15:34发布。此展览来源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博物馆,被列入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文物藏品近6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等20多个门类,尤以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石雕、历代瓷器等最具地方特色。郑州博物馆原址位于碧沙岗公园内北伐军阵亡将士烈士祠,1999年12月搬迁至嵩山南路168号。2021年4月30日,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两馆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施工过程中,沿线8座城市369处文物点保护及考古发掘工作同步进行,长731公里的区域内,考古发掘总面积达92万平方米,获取各种文物10万余件。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境内长731公里,从淅川县陶岔渠首引水,自南向北,穿过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8个省辖市的32个县市、区,纵贯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文物点非常密集,在中原大地形成了一条融汇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古代文明的锦带。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河南段建设中发现的鹤壁刘庄遗址、安阳固岸墓地、荥阳关帝庙遗址、新郑唐户遗址、新郑胡庄墓地、荥阳娘娘寨遗址等6个项目先后当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占荣获的全国南水北调文物保项目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