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7日10:13:39发布。此展览来源郑州博物馆,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综合性城市博物馆,被列入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有文物藏品近6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书画等20多个门类,尤以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青铜器、唐宋石雕、历代瓷器等最具地方特色。郑州博物馆原址位于碧沙岗公园内北伐军阵亡将士烈士祠,1999年12月搬迁至嵩山南路168号。2021年4月30日,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正式对外开放,形成了两馆并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集中展示新中国河南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70年来的丰硕成果和辉煌历程,宣传展示河南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成绩,8月27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博物馆承办的“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展”大型主题展览在郑州博物馆开展。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李伯谦,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赵辉,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司长闫亚林,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共同为展览揭幕。
“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展”共分:证史探源——河南考古助力国家重大课题;启封文明——河南考古七十年重大发现;惠及民生的河南考古;走向未来的河南考古等四个部分。展览展陈面积3100平方米,参展文物1225件(套),其中一、二级珍贵文物达196件(套)。展览主要展示了70年来河南重大的文物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包括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等早年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的重大考古项目,以及近年来最新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灵井许昌人旧石器遗址、栾川孙家洞遗址、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等考古遗址项目。
河南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是近代中国考古事业成长的主阵地,新中国第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工作便是在河南辉县开始。七十年来,河南文物考古工作在田野发掘、学术研究、文物保护等领域取得了诸多重要考古发现和丰硕研究成果。2001年,由《考古》杂志社组织,国内著名考古学家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河南有17项入选。1990年迄今历年评选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河南入选45项,居全国首位。这些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探索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以及夏商文明的发展和变迁等重大学术研究课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七十年来,河南文物考古工作积极配合小浪底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米字型”高铁等国家、省市重点建设工程,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工作中,担当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惠及民生;走出国门,开展境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国际学术研究合作项目,提升了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