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4日22:28:50发布。此展览来源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本馆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中段,院区占地面积126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2009年入选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金相玉式——沿黄九省区金玉特种工艺瑰宝展”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河南省文物局支持,河南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山东博物馆主办,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齐文化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平顶山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河南自然博物馆协办,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黄河流域丰富的文物藏品,承载着沿黄地区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是黄河儿女智慧的结晶。“天时、地气、材美、工巧”,黄河流域的匠人们痴于艺、良于计,以“金”“玉”为载体,不断创新工艺,留下了诸多叹为观止的艺术瑰宝。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物质载体的金玉特种工艺器,体现了东西文化的双向交流,工艺技术的相互借鉴,蕴含着美美与共、和合共生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设于河南博物院东临展厅,展览时间为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2月20日。借助沿黄九省区文博单位的力量,希冀通过此次“金”“玉”工艺主题的展览来展示黄河儿女的创新活力和卓然智慧,让观众在品鉴器物之美、技艺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时,感知中华民族的文化厚积与自信。
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一部分都与“金玉”有关,分别为“金玉辉映”“包金裹银”“镂金错彩”“浮光跃金”“酌金馔玉”。
第一部分“金玉辉映”主要介绍金玉合器、嵌错玉石工艺。金玉组合使金铜的光芒毕现与玉石的莹质凝辉相映成趣,从铜与以绿松石为代表的广义玉石的组合,到黄金与以和田玉为主的真玉及宝石的组合,古人的审美经历了从神圣华贵之美到奢侈华丽之美的转变。
第二部分“包金裹银”主要介绍包金银、贴金银工艺。包镶之美,使器物具有金银之表。战国晚期,受中亚草原游牧部族影响的黄金装饰特征开始融入到中原造型艺术之中。
第三部分“镂金错彩”主要介绍和展示嵌错红铜、金银工艺。随着铁制工具的出现,以及人们审美的变化,镶嵌技术从铸镶到嵌错,从红铜到金银贵金属,工匠们不断突破技艺,铸造华美之器。
第四部分“浮光跃金”主要介绍和展示鎏金银工艺。鎏金银是将金、银等镀于铜器等表面。我国的鎏金银工艺约始于春秋晚期,战国至汉极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汞齐鎏金银的国家。
第五部分“酌金馔玉”主要介绍和展示魏晋南北朝以后金玉特种工艺。魏晋南北朝时期以来,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之唐代受拜占庭、波斯、粟特等外来金银器的影响,与自身特点相融合、创新,形成古代金银器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
此次展览重在文物,宽创国际在设计方面通过光影的制造与颜色的选择来烘托整个展厅氛围,突出文物的“材美”及“工巧”。自器物上提取青、金色作为主色系映衬主题,烘托金器的曲密华贵、玉器的空白淡远。巧用光影的结构突出展示重点文物以及器物纹样图示,以表金玉器物制作的精巧工艺。整体展品排列以重点文物重点展示,布局层次分明、相辅相成为原则进行排布设计,以期达到主与辅相映生辉的层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