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涪水:绵阳自然陈列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4日20:55:04发布。此展览来源绵阳市博物馆,绵阳市博物馆位于绵阳市游仙区芙蓉路北段7号,系“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于2016年12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4.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系国家二级博物馆,在川内地市级博物馆中位居前列。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绵阳历史悠久、文明昌盛、科技发达,而滋养她的大自然山川壮美,历经沧桑!从高山仰止的皑皑雪峰到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从田园连片的起伏丘陵到高楼林立的繁华街市,绵阳的大自然是中国地貌的典型样本,也是探讨人地关系的绝佳剖面。该展厅分为三个单元,抓住绵阳具备三级阶梯典型地貌的特点,以生物进化史、地质演变史和各区域不同的气候、植被、生物、生业模式为主要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未来分别向观众尤其是少年儿童展示绵阳的地质地貌以及生态环境,传授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方法,重点突出绵阳自然资源的优势,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积极的行动。

第一单元通过将传统的地理沙盘用科技手段,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立体地呈现出来,以绵阳丰富的化石资源和江油国家地质公园泥盆系标准地质剖面为重点,辅以绵阳地区的矿产资源,讲述地球的历史,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第二部分以区域内山地、丘陵、平坝各不相同的气候条件、植被状况、生物种群组合为内容,说明绵阳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本单元为整个展览的重点。主要展示雪山冰川景观;气候、林带与土壤的垂直分布;作为最后的生态净土所保有的珍稀动植物,关注脆弱的生态系统,正视环境保护的危机。

接下来通过昆虫、鸟类标本,向我们展示了生态圈里各色各样的珍稀动物。湿地是介于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通过湿地场景的复原,让观众了解湿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