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4日20:30:43发布。此展览来源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缘起于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初名“浙江省西湖博物馆”,1976年更名为“浙江省博物馆”。2006年,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归并浙江省博物馆管理。2009年武林馆区(包括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建成对外开放。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浙江省博物馆(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形成了包括孤山馆区、武林馆区、沙孟海旧居、黄宾虹纪念室、古荡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在内的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等多功能、广范围的新格局。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雷峰塔是吴越国末代国王钱俶为奉安“佛螺髻发”而造。雷峰老塔建于公元977年,因年久失修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倒塌。雷峰新塔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2002年10月25日落成。

据文献及出土碑物考证,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供奉“佛螺髻发”而建,初名“皇妃”塔。北宋开宝五年(972)开建,太平兴国二年(977)完工,宋宣和、明嘉靖两次遭火焚,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2000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出土了众多石刻佛经、铭文砖、建筑构件及佛教遗物,吴越国王钱俶手书的《华严经跋》及南宋《庆元修创记》残碑,是解读雷峰塔身世的重要史料。地宫出土七十七件(组)编号器物,供奉“佛螺髻发”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鎏金银垫、盒、腰带等金银器放置在铁函内。鎏金铜释迦牟尼佛说法像、玉善财童子像形神俱佳。“光流素月”瑞兽铭带镜,镜面錾刻精美的线刻画,为后世留下了罕见的艺术珍品。

雷峰塔塔基、底层塔身保存完好,为吴越国后期典型的套筒式回廊结构。雷峰塔地宫为目前唯一科学发掘的五代时期佛塔地宫,出土器物体现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较高工艺水平,为研究五代时期佛塔形制、地宫构造,了解吴越国历史、佛教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