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4日20:24:27发布。此展览来源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是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瓜州榆林窟、敦煌西千佛洞、庆阳北石窟寺管理的综合性研究型事业单位。院本部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的莫高窟,分院位于兰州市城关区。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数字敦煌”,是一项敦煌保护的虚拟工程,该工程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交互现实三个部分,使敦煌瑰宝数字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人们游览、欣赏、研究等需求。运用测绘遥感技术,致力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
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负责虚拟现实的设计策划、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以他为首的课题组正开始运用测绘遥感技术,致力将莫高窟外形、洞内雕塑等一切文化遗迹,以毫米的精度虚拟在电脑里,“数字敦煌”完成后,将集文化保护、文化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正在联手攻关“数字敦煌”工程,预计完成需要10年至20年的时间。 国家发改委批复投资2.61亿元,用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其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是“数字敦煌”。
敦煌研究院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数字敦煌”的构想,旨在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数字敦煌于2011年建成。
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的建成使用。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图像及虚拟漫游体验节目正式上网。
2017年9月20日,“数字敦煌”资源库英文版正式开通。
2017年底,已有180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约占总数的1/3。
2022年11月,“数字敦煌”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精品案例。
2022年12月8日,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上线,开放6500余份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