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宫一层展厅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2日19:44:50发布。此展览来源中国紫檀博物馆,沿着长安街向东,在京通快速路高碑店出口的北侧,您会看到一大片的明清建筑群,这就是中国紫檀博物馆。它是由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富华国际集团主席、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荣誉人文博士、校董会副主席陈丽华女士投资逾两亿元人民币兴建的,是北京市向建国50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中国紫檀博物馆是中国首家规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紫檀艺术,鉴赏中国传统古典家具的专题类民办(私立)博物馆,填补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一项空白。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紫檀早在公元三世纪,就经晋崔豹作为珍贵木材写入《古今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述及唐内府用紫檀作轴头,以为非此不足以装配书法名画。宋赵汝适《诸蕃记》讲到紫檀,得知当时的主要产地不在本土,而在东南亚诸国。元大都延春阁内有紫檀御榻,见陶宗仪的《辍耕录》。明王佐《格古要论》将紫檀定为“异木”,意即“珍异之木”。以上记载足以说明紫檀自古以来一直受到特别的重视,位居各种珍贵木材之首。
紫檀的珍贵又源于产地偏远,生长缓慢,成材极难。宋元以前的紫檀器物仅有唐时运往日本,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几件棋局、小架。明中叶以后,拓展南疆,开放海禁,才有少量紫檀制成的家具。传至今日的已成为希世之珍。
雍正年间紫檀家具制作始渐具规模。鼎盛时期则在乾隆年代。弘历帝耽爱器物陈设。能工巧匠殚精竭思,历时数十载才制造出数量可观,在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所谓“贡作”紫檀家具。
紫檀家具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陈丽华女士对此有深刻的认识,由衷的爱好,故以继承、发展这一传统工艺为己任。她不惜耗费巨资,搜购良材,延请名匠,以故宫珍藏为典范,精工雕制,尽力倾心,孜孜不倦,竟达到忘我的程度。十余年来集中工匠数百人,营建厂房几十楹,制成精品逾千件,规模成就除乾隆内府外,可谓绝无仅有。为了妥善保管传之久远,供广大人民参观欣赏,借鉴研究,特修建这座美仑美奂的紫檀家具博物馆。此举不云绝后,确是空前。相信各位观众从本馆可以看到陈丽华女士热爱祖国文化,为弘扬中国家具艺术作出令人赞佩尊敬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