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蕃古道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22日19:37:38发布。此展览来源青海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新宁广场东侧,是青海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隶属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为省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占地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其整体建筑采用传统的中轴对称手法,具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散发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为西宁古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唐蕃[bō]古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即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即逻些),全长3千余公里。整个古道横贯中国西部,跨越举世闻名的世界屋脊,联通我国西南的友好邻邦,故亦有丝绸南路之称。

唐蕃古道,汉语拼音为:táng bō gǔ dào,也叫馒头岭(古)驿道,今天的214国道,是1300年前的进藏之路唐蕃古道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交通大道,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条非常著名的道路,也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走的就是这条大道。它的形成和畅通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条大道的起点是唐王朝的国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终点是吐蕃都城逻些(今西藏拉萨),跨越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和西藏5个省区,全长约30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

唐蕃古道——“文化运河” 唐蕃古道的另一头,有着关于雪域草原种种史诗般壮美的传说和关于今日藏区草原新貌难以唱完的长歌。”这条古道因延伸到印度与尼泊尔,也被学者们认为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是一条不仅驰驿奔昭、和亲纳贡、贸易交流的官驿达道,更是一条承载汉藏交好、科技文化传播的“文化运河”。千百年间,在祖国版图完整、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后,唐朝与吐蕃间使臣不断。据《全唐书》记载,仅唐太宗贞观元年之后的两百余年间,藏汉民族沿着唐蕃古道密切交往,唐蕃使臣相互往来就多达142次。贸易往来的频繁,让唐蕃古道迅速兴盛起来,并很快成为一条站驿相连、使臣仆仆、商贾云集的交通大道。至今在古道经过的许多地方,仍然矗立着人们曾经修建的驿站、城池、村舍和古寺,遗留着人们世代创造的灿烂文化遗存,传颂着数不清的反映藏汉人民友好往来的动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