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VR虚拟展览,要好玩于2023年2月16日19:09:27发布。此展览来源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一座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世界三大宫殿之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其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收藏品包括但不限于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 点击上方“观展”按钮即可直达展览页面,推荐大屏手机浏览观看效果更佳。
人物画是描写人物形象与活动的传统中国画画科之一,细分为历史人物、宗教人物、风俗、仕女等多种题材,以技法论则有工笔、写意之别。自古人物画就因其劝诫教化的社会功能和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的产生和成熟,不仅早于山水画、花鸟画,而且,中国早期绘画史上的名家巨匠无不是人物画家,如东晋顾恺之,南朝陆探微,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
人物画发展至五代两宋达到了高峰,出现了一批具有高度艺术表现力的杰作,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这一时期的人物画不仅题材丰富、技法多样,而且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更注重内在精神情感的表达及场景氛围的烘托,体现出中国古代人物画象形传神的最高水平。元代以降,虽然多数文人画家较少参与人物画创作,但人物画的纪实、教化功能,在明清宫廷画院中依然得到蓬勃的发展,佳作迭出。
同时,大量表现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作品、记录普通民众生产生活的作品更是奇思佳构,如百卉争妍,在作品数量和艺术水准上皆不输于前代,成为我们了解和探究古人思想情趣、生活状态的形象而生动的史料。
发掘历史文化价值 增强民族凝聚力
人物画的创作,在历代都受到特别重视,大量优秀作品流传至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物画研究,故宫博物院特举办“庙堂仪范——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第一期)”。
从院藏人物画中,选取55件/套兼具艺术性和历史价值的珍贵画作,按照画面的人物身份和时代顺序予以展示。其中,既有开国立邦、施行仁政的帝王,包括从上古时期的尧舜禹至清代的康熙、乾隆;也有功业赫赫、大节凛然的文臣武将,如苏武、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等;亦有为家国作出贡献的女性,包括王昭君、蔡文姬、木兰等耳熟能详的伟大女性。
这些人物及其事迹,彪炳史册,存乎人心。评价人物画,不仅要重视它的艺术水准,更要发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展览其形象,宣扬其事迹,不但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更将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故宫博物院在守正同时坚持不断创新,深度挖掘文物蕴含的时代内涵、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以文物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吸引更多的民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家国情怀,感悟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