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崇焕纪念园位于袁崇焕出生地、故居地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占地4.8万余平方米,于2003年1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2010年2月收归东莞市政府管理,直属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益文化事业单位,对观众免费开放。2010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袁崇焕纪念园是以崇焕故里为依托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主要以收藏、研究、展示袁崇焕文化、弘扬袁崇焕爱国精神的场馆。园内现有袁崇焕石雕像、袁督师祠、故居、三界庙等景点。首个专题陈列展“一代督师袁崇焕”位于我园袁督师祠内。园内综合展厅常年举办书画、陶瓷、文物杂项等文物精品展览及开展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和讲座。
目前,纪念园正在规划建设袁崇焕博物馆馆舍,专用于展览和历史文化研究,并建设成为全国袁崇焕历史文化研究的基地。
经过多年整合提升,袁崇焕纪念园文化与旅游产业功能不断完善,受到社会各界人士一致好评。年均接待国内外观众约80万人次,已成为东莞市重要文化场馆和主要目的地。
袁崇焕是明末抗击后金的爱国英雄、著名将领,为展现其光辉的英雄事迹,宣传其崇高的品德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优良道德风尚培养,袁崇焕纪念园以崇焕精神为载体,集仿明建筑、雕像、浮雕、对联、诗歌、书法等手法于一体,使该园成为东莞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东莞文化名城增光添色。
园内有著名雕塑家潘鹤先生精心雕琢的袁崇焕石雕像,十九幅袁崇焕传记浮雕手工精凿,记载了袁崇焕的丰功伟绩;三界庙、袁督师祠雄伟庄严,古色古香,殿宇肃穆,缅怀了袁崇焕的赤胆忠心。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翠瓦朱檐,错落有致,春有石榴火红鸟语花香,夏有波光涟漪荔熟蝉鸣,秋有丹桂飘香绿竹幽兰,冬有山茶含丹池鱼戏水,成为东莞的重点文化设施、旅游胜地。
袁崇焕纪念园位于袁崇焕出生地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占地4.8万多平方米,依傍东江,遥望榴花,湖光柳色,风景旖旎。有牌坊、袁崇焕石雕像、袁督师祠、袁崇焕传记浮雕、故居、衣冠冢、三界庙等景点,于2003年1月正式开放。袁崇焕故居遗址1984年6月6日公布为石碣镇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月起属 市属公益性文化单位。
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明史》袁崇焕传),号自如,一说字自如(《黄尊素说略》),汉族。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
祖籍广东东莞,出生于广西布政使司梧州府藤县北门街。(一说袁崇焕出生于广东东莞,年十四随祖袁世祥,父袁子鹏迁至广西藤县)。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蓟辽督师,曾多次大挫金军,击败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阻遏后金南下,屡建奇功。后遭谗言诬陷,在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八月被凌迟处死。他忠贞爱国,为后人世代敬仰,史学家称誉他为“明朝第一将军”。
“宁为直折剑,犹胜曲全钩”,这是袁崇焕一生的写照。他的故居原址就坐落在石碍镇水南村袁屋墩。为了纪念先贤,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倡传统忠义美德,水南村人民在市政府、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2亿元在故居旧址上修建了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园林景区——袁崇焕纪念园。
金庸先生对袁崇焕推崇备至,称他是真英雄。金庸在《袁崇焕评传》开篇说到:“在距离香港不到150公里的地区中,过去300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的袁崇焕。”金庸先生还为袁崇焕纪念园题写了“崇焕故园”的书法条横,雕刻在纪念园大门前的巨石上。
馆址: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崇焕东路38号
乘坐:311路(原813路)、315路(原821路)、330路(原L2路)、72(原石碣6路)公交车到袁崇焕纪念园 或 乘坐地铁R2线到榴花公园站B出口换乘315路、330路公交车到袁崇焕纪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