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活动 博馆简介 交通路线 网上展厅 文创产品
  • 近期暂无活动
  • 咸阳博物院简介

    咸阳博物馆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1962年建馆并对外开放,国家二级博物馆,馆址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咸阳文庙,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旅游景区。2015年咸阳博物馆更名为咸阳博物院,下设咸阳文庙博物馆和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

    咸阳博物院馆藏文物2万余件,珍贵文物有:汉代玉马、玉俑头、彩绘指挥俑、鲁王虎符;战国时期错金银鼎、安邑下官锺、龙钮錞于;唐代刻花赤金壶、三彩单峰驼等。文庙博物馆内有八个展厅,五大方面陈列内容,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重要出土文物5千余件。“秦咸阳文明展”博大精深,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享誉中外,“宗教文物陈列”种类齐全,“碑石陈列”雅俗共赏,“咸阳文物精华展”珍品荟萃。古渡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千年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渡,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设有“古渡千秋展”。

    咸阳博物院院长致辞

    咸阳博物院是咸阳市重要的精神文明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以优美的环境、优尚的陈列和优质的服务,迎接八方宾朋,是咸阳市亮丽的“城市名片”。

    咸阳博物院自1962年建馆至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和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朋友们的帮助、指导下,在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历经了创建、发展和提升三个阶段,通过一代代博物馆人的不懈努力,将之打造成为文物藏品种类齐全、陈列内容趣味丰富、业务研究和文物科技保护成效显著、馆院环境优雅、服务大众一流的国家二级博物馆。此刻驻足回首,思绪万千。咸阳博物院走过的每一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浸透着每一位咸博人不懈的追求和敬业的工作。

    咸阳博物院网站将会成为我们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承担起展示咸阳文化瑰宝,传播知识,启迪心灵,与公众沟通交流等重任,并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博物馆知识与资讯。

    愿我们的网站给您带来艺术的享受,历史的感怀,文化的浸染,思考的乐趣,衷心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走进咸阳博物院,让我们一起沐浴文化的雨露,蹈循历史的印记,聆听华夏文明演进的足音。

    咸阳博物院历史沿革

    明洪武四年(1371)始建。

    宣德三年(1427)重修。

    天顺三年(1459)重修。

    成化十年(1474)重修。

    万历四十三年(1615)重修。

    康熙二十年(1681)更建。

    嘉庆二十年(1815)葺治。

    同治五年(1866)葺治。

    光绪十四年(1888)葺治。

    民国初期,将原明洪武四年(1371)所建成隍庙第一道木牌楼迁建于文庙最南端(原棂星门位置,现为咸阳博物馆大门牌楼)。

    1962年经上级批准,在原咸阳文庙旧址上建立咸阳博物馆。

    1963年,将明代咸阳城隍庙的部分建筑拆迁于原文庙戟门、明伦堂位置,建成现在的一殿和三殿,在明伦堂西侧建成现在的偏院正殿和偏院前的小牌楼。

    200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阳博物院交通指南

    馆址:陕西省咸阳市中山街53号

    市区内交通路线
    咸阳博物院数字展厅 查看更多
    咸阳博物院文创产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