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活动 博馆简介 交通路线 网上展厅 文创产品
  • 近期暂无活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是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物和标本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于1959年正式成立,原馆初步设计是农业展览馆,为山字形平房建筑,1962年迁至现址改为博物馆并对外开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名是老一代革命家朱德委员长1959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为题写的。2005年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7288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二层,主体高18.5米,该馆科研工作以馆藏文物为重点。2022年5月1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二期场馆建成投用,新疆博物馆迈入“双馆时代”。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地处乌鲁木齐繁华地段,院内花木扶疏,环境优雅,珍贵、丰富和翔实的各种文物,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史知识教育,使人感悟到历史的沧桑,民族的尊严和对未来的遐想。博物馆外观造型具有维吾尔族和俄罗斯的混合建筑风格,馆内装饰亦富有民族特色。绿色圆穹形门厅高18米,门厅正面、内壁、穹顶遍饰纯白色石膏花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建于1953年,展厅面积7888平方米,最初为自治区农业展览馆,1962年改为自治区博物馆。建馆以来,各族文物工作者历经艰辛,为国家和自治区确定119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提供了科学依据,清理和发掘了数百座古文化遗址和古墓冢,出土了数万件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不少文物在国内外展出过。馆内收藏着新疆地区已发掘的历史文物、民族文物、革命文物等5万余件。常设如下展览向公众开放:

    新疆少数民族民俗陈列:它是中国第一个大型民俗陈列馆。它以大量实物生动直观地介绍了新疆12个少数民族在服饰、起居、节庆、娱乐、婚丧、礼仪、饮食、宗教及其他方面各具风姿的民情风俗,展品丰富,深得国内外人士好评。

    新疆古尸展览:新疆是世界上出土古尸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鄯善县北火焰山中的苏贝希古墓、哈密五堡古墓、罗布泊等地都有大量古尸出土。新疆的古尸均为自然形成的干尸,与埃及的木乃伊不同,木乃伊是非自然形成的干尸,它经过了人工防腐处理。新疆的干尸是在干燥、无菌、高温的特殊环境条件中自然形成的,是大自然的杰作。古尸对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1980年在罗布泊附近的楼兰古墓中,出土了一具3800年前的女干尸,她全身皮肤呈红棕色,睫毛又长又密,眼睛大而有魅力,下巴尖削,棕黄色的长发披肩而垂。这里的古尸有楼兰美女、哈密贵妇、且末汉子、东汉情侣、唐代高昌王国左卫大将军张雄等。

    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按照社会发展阶段,再现了新疆自原始社会至公元1840年历史发展的概况。在陈列的1000多件新疆历史文物中,有距今1万多年的人头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多种石器和彩陶器等,以及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棉毛织物、丝织物、木器、铁器、铜器、玉器、泥塑、木雕、绢画、壁画和钱币,另外还有古代新疆各民族文字如回鹘文、龟兹文、粟特文、焉耆文、察合台文、吐蕃文、汉文等木简和文书,也有表现中西交往的波斯银币、东罗马金币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交通指南

    馆址:乌鲁木齐市西北路132号

    1. 乘坐公交7路、51路、 52路、66路、68路、303路、305路、309路、311路、518路、906路、910路、912路、928路在博物馆站下车即是。

    2. 乘坐公交23路、34路、527路到桥头站下车,沿西北路向北步行500米即是。

    3. 乘坐快速公交(乌鲁木齐市BRT)5路到西北路站下车,沿西北路向南步行约500米即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数字展厅 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文创产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