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活动 博馆简介 交通路线 网上展厅 文创产品
  • 近期暂无活动
  • 颐和园皇家园林博物馆简介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其中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区面积为2.97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崇庆皇太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皇家园林博物馆交通指南

    馆址: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内

    乘地铁四号线,北宫门下车即到(北宫门);也可在西苑下车,经由同庆街西行500米到达颐和园东宫门(正门)。


    乘209、330、331、332、346、394、712、718、726、732、696、683、801、808、817、826路在颐和园站下(即东宫门);


    乘303、330、331、346、375、384、393、634、716、718、696、683、801、808、817、834、特5路在颐和园北宫门站下;


    乘374、437、704、992、481、952在颐和园新建宫门站下。
    颐和园皇家园林博物馆数字展厅 查看更多
    暂无数字展览
    颐和园皇家园林博物馆文创产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