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活动 博馆简介 交通路线 网上展厅 文创产品
  • 近期暂无活动
  • 上海鲁迅纪念馆简介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文物保护单位。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故居、鲁迅墓、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三位一体。1951年1月正式开放,是“全国爱国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上海市红色旅游主要景点之一。

    鲁迅纪念馆位于虹口区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1950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建,1951年1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

    1994年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国家文物局评鲁迅纪念馆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1950年春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备,谢旦如先生负责筹建,1951年1月7日正式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纪念馆的生平陈列、鲁迅墓、鲁迅故居 三位一体。

    上海鲁迅纪念馆原与山阴路上海鲁迅故居毗邻,1956年9月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同年10月,鲁迅墓由上海虹桥路万国公墓迁葬于虹口公园,并由毛泽东主席题写碑文。

    1998年8月开始改扩建,于1999年9月25日建成开放。新馆占地42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43平方米。一层建有文化名人专库“朝华文库”,学术报告厅“树人堂”,专题展厅“奔流艺苑”等。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厅。

    1994年由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6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的陈列,改变了以往的以生平为线索的旧例,在陈列框架上以专题划分展区,分“新文学开山”、“新人造就者”、“文化播火人”、“精神界战士”和“华夏民族魂”5个专题展区,突现鲁迅的重大业绩与主要精神的几个特出方面。重点突出、氛围浓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鲁迅纪念馆的陈列,在形式上注重营造氛围,通过色调色温、声音和造型来营造氛围,如灯光造型在“铁屋子中的人群”中的运用等;在展示手段上,除了用文物直接再现历史外,还充分应用了影视、场景模型等辅助手段,如:鲁迅逝世前十一天参观在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回流动木刻展览会的蜡像场景等;还设计了多种观众参与的功能,运用了大量高科技的技术和设备装置,如:多媒体“鲁迅知识百题问答”等。

    鲁迅纪念馆的陈列,设计理念先进,活化了文物资料,再现了鲁迅精神,受到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

    上海鲁迅纪念馆交通指南

    馆址: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

    21路、47路、52路、70路、97路、597路、939路公交车,991路公交车,轨道3号线、8号线,川虹线
    上海鲁迅纪念馆数字展厅 查看更多
    上海鲁迅纪念馆文创产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