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机构,是弘扬荆楚文化的阵地和展示荆楚文明的窗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为雄厚的专业研究机构之一,主要担负湖北省境内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任务,以及科研工作。
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形成了三大系列:屈家岭、石家河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系列,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文物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系列,梁庄王墓、郢靖王墓、武当文物为代表的明代精品文物系列。此外,郭家庙、九连墩等出土的精美玉器,楚汉时期漆器,郭店、包山、云梦的简牍,楚时期丝绸等颇具特色。其中,曾侯乙编钟及青铜尊盘、越王勾践剑、盘龙城商代大玉戈、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武当金册等文物享誉海内外。
考古工作硕果累累。如今已完整建立了江汉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考古文化序列。本单位的发掘成果,有7项入选20世纪百大考古新发现;有6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年来,在屈家岭、石家河等史前文明考古;叶家山、郭家庙、文峰塔等曾国系列考古;万福垴、铜绿山、纪南城等楚国系列考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们是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也是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会秘书处所在地。《江汉考古》立足长江中游,目前已成为权威机构颁发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近年来,先后给美、意、俄、日、澳、港、台等国家和地区输出“礼乐中国——青铜文物精品展”、“帝国前的中国——楚文物特展”、“皇家品味——十五世纪明代藩王宫廷艺术”等临展,并引进了“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印度的世界”、“伊特鲁尼亚文明展”等展览;与兄弟馆合作成立了“中意博联”,也举办了“国际博协亚太地区联盟2012年大会”、“海峡两岸论坛”等重要活动。我们的文创产品、编钟乐团、礼乐学堂,在促进文化惠民实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
为感谢广大观众的关心与支持,在湖北省博物馆成立63周年之际,经过改版和升级的官方网站于2016年3月16日全新上线。非常感谢社会各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湖北省博物馆、考古所的关心与厚爱,我们将在您的帮助和指导下,把湖北省博物馆、考古所打造成为文化交流与共享的平台。
馆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乘车路线地铁公交路线:
您住汉口,可乘坐地铁8号线、公汽402路、411路、552路、701路到达省博。
您住汉阳,可乘坐地铁4号线到达东亭,步行约20分钟到达省博。
您住武昌,可乘坐地铁8号线、公汽14路、578路、709路、810路、402路、411路、552路、701路到达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