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甲骨文卜辞中又称为“大邑商”、“邑商”,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就建在殷墟宫殿宗庙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首批全国旅游景区级青年文明号,属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3年以前这里发掘的53座建筑基址,是殷墟宫殿宗庙区的主体和殷王都全盘规划、布局结构的重心所在,被考古学者划分为甲、乙、丙三组基址。甲组建筑基址共发现15座,是宫殿宗庙区内建设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建筑,被认为是商王室的宫室、寝居之所。乙组建筑共发现21座,多数结构繁复,面积巨大,互相连属。这些建筑被认为是殷王室的宗庙建筑。丙组共发现17座,被认为是商王室的祭坛建筑。目前,在宫殿宗庙区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些建筑基址形制阔大、气势恢宏、布局严整,按照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依次排列,分布在以宫殿区为中心的范围内。
1961年3月,殷墟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殷墟因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和良好的管理与展示,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河北岸,毗邻殷墟遗址核心区,与殷墟宫殿宗庙区隔河相望,占地面积268亩,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
2020年11月23日,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
2022年3月11日,从安阳市委宣传部获悉,该馆主体建筑已进入全面抢工阶段,计划2022年完成主体施工,2023年建成开馆。
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项目位于殷墟遗址保护区内,建成后可满足殷墟文物考古、收藏、保护、展陈需求,兼具科研、教育、服务等智慧博物馆功能,向世人集中展示殷墟文明和殷墟考古发现重要成果,将成为国际先进的文物考古研究中心和文物保护基地、国际先进的文物展示中心及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传播平台、文化产业创新平台和智慧化博物馆新平台。
馆址: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路
自驾车:沿京珠高速安阳出口下,沿人民大道至殷墟路口右转即到。公交车:1、6、15、18、39、41路,殷墟站下车步行5分钟即到。
火车:安阳站下,在文化宫乘1路公交车殷墟站下,右转步行5分钟即到。